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干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yōu)槟牡氖呛颖鞭怀桥_西遺址的故事。
范文瀾先生
藁城的臺西遺址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價值,在此出土了諸多商朝時期的文物,很多文物距今有3400多年的歷史。這個遺址的挖掘,證實早在3400多年前,藁城一帶就有商王朝的重要城邑。而這些文物中,鐵刃銅鉞是非常珍貴的。
著名史學家范文瀾早在民國時期就提出了著名的論斷。他說,銅的熔點是1120度,而鐵的是1200度,這之間只相差80度。據此推斷,商朝時候的人們熟練掌握了冶銅技術,但是還沒掌握冶鐵技術,這在道理上是說不通的。后來,人們整理甲骨文中的文字,發(fā)現了鈦、鋏等字,這些可以被看做是商朝人掌握冶鐵技術的一個旁證。
不過,單純有理論論斷,沒有實物依據是沒辦法證明的。在20世紀,華北地區(qū)出土了一些鐵制物品,把中國人的冶鐵歷史往前推到了商朝。
鐵刃銅鉞
1972年時,考古學家對藁城臺西遺址進行了挖掘,其中出土了這件鐵刃銅鉞。這件兵器本身來說,鉞為銅身鐵刃,鐵刃因為生銹等原因而斷失,殘存部分的后段夾在了青銅身內,夾入部分長度大概1厘米。銅鉞兩面靠近闌部均飾有乳丁紋。
這件物品證明,早在3400多年前,石家莊地區(qū)的先民已經掌握了比較成熟的冶鐵技術,并用到了生產實踐中。鐵本身比銅比較堅硬,將鐵用于兵器刃部,是為了增加兵器本身的質量。專家測定,這里所用的鐵,不是來自于鐵礦石,而是來自天外來客:隕石。
石家莊以東地區(qū)地處平原,不出產鐵礦,先民懂得用隕鐵來制作兵器,這需要長期和大量的經驗積累。可見,中國先民的冶鐵歷史還會更早。這件商朝的兵器現藏于河北省博物院,是石家莊地區(qū)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的見證。
除了這件兵器外,在1931年時,人們在河南浚縣發(fā)現了幾件由青銅和隕鐵制作而成的青銅戈。這些珍貴文物現藏于外國的弗利爾美術館。另外,在1977年8月,北京平谷的劉家河商墓中也出土了鐵刃青銅鉞。這些文物和石家莊出土的鐵刃銅鉞都是商朝居民掌握冶鐵技術的見證。
所謂隕鐵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在軍事和農業(yè)生產中已經得到了廣泛運用。在秦漢時,很多人因為冶鐵大發(fā)橫財。漢武帝時更是把冶鐵看做是官家稅收和獲得財富的重要手段。鐵,在中國古代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河北省博物院的臺西遺址展區(qū)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fā)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盡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專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