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內人士表示,近幾年,不少互聯(lián)網回收企業(yè)也在加速跑馬圈地,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渠道,隨著覆蓋范圍的擴大,回收量也水漲船高廢舊機器回收。
上海某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盧晗:在全國大概投放了5000多個終端回收箱,去年我們累計在蘇州、天津、南京和上?;厥樟舜蟾?500噸左右的廢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其實很多人并不了解回收上來的舊衣服去了哪。目前廢舊紡織品的處理究竟有哪些方式,經濟價值又如何?
浙江杭州的一家舊衣分揀工廠,每天大約要處理一萬多個包裹,而進入換季的時候,分揀量至少還要比現在高出一倍左右。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這家工廠至少有6成以上的服裝都將用于出口。
這家分揀工廠處理的服裝主要是通過線上預約及回收箱渠道回收回來的,流水線上的七八個工人會將這些衣物進行初步分揀,主要分為夏裝冬裝、公仔玩具、床單被套、鞋子包包等幾個大類,再由相應品類的分揀工人進行精細分揀。
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這家分揀工廠約有65%左右的服裝會出口到非洲及東南亞等國家,還有20%會賣給下游工廠再生利用,制成毛氈、地毯、大棚被等產品,其余15%用于捐贈。其中,出口貿易是目前廢紡回收處置中最高值的環(huán)節(jié),由于這些地區(qū)氣候炎熱,主要出口的服裝以夏裝為主。比如一件紗料連衣裙在非洲大約能賣7美元左右。
杭州某衣物回收企業(yè)相關負責人 方曉東:出口這塊基本上涵蓋了90%以上的利潤占比。我們現在基本上都是通過出口來補貼所有運營的開銷和費用。
聯(lián)合國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舊衣物出口額為3.36億美元,僅次于歐盟,美國和韓國,位列全球第四。一位伊朗的采購商表示,盡管今年他從中國的拿貨價格上漲了約15%,但中國已經成為最主要的貨源地。
不過,業(yè)內人士也表示,目前我國服裝出口只是國外采購商與國內工廠間的協(xié)商標準,另外隨著一些國家陸續(xù)暫停二手服裝的進口,未來如何對廢舊紡織品進行再生利用,還需要探索。
對于廢紡,也就是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行業(yè),如何改變收運分揀成本高,而再生產品價值低的現狀,也是很多企業(yè)正在研究的方向。目前到底都有哪些最新的嘗試和探索?
記者了解到,生產再生纖塑型材,每噸平均需要消耗600公斤的廢紡和300公斤的廢塑料,廢棄物占比高達90%。服裝廠邊角料,不能流入市場的各種制服,以及從居民端回收來的廢舊服裝,都是原料來源。這些廢紡經過相應程序,與廢塑料混合,可加工成室外地板、垃圾桶、回收箱、衣架等。
專題推薦: